
作者 | 梳子姐
开封有个包青天,铁面无私辨忠奸。
老百姓传统认知中有两个完人,一是关公,二是包公。
关公义气做人,包公正气做官,尽管有演绎成分,但反映出整个社会对朴素正义的导向和诉求。
春节期间,甘肃兰州醉关公的表演引起很多人共情,大步流星,横眉竖目,青龙偃月断头刀,斩不尽人间太多不平事,关二爷仰天长叹让人心有慽慽。
3月10日,在开封包公祠内,一名女子看到包拯像,突然跪到地上,撕心裂肺地痛哭起来,肆意地渲泄着心底的委屈。
有网友感叹:“ 她若没有窦娥冤,怎会扶栏哭青天。世上若有包青天,万口铡刀忙不闲。”
据传这名女子遭遇了冤狱,现已平反昭雪,祭拜包公时情绪失控崩溃,才有了“哭庙”的那一幕。
视频爆火之后,不少人到这地方来伸冤,包公像成了“哭墙”,无条件接纳着哭声、泪水和冤诉。
有人担心,如此哭下去成何体统,会不会把包公像搬走,或者干脆把景区关闭。
然后就有人发布消息,从3月16日开始,包公园景区将施工关闭,故意找借口让人连哭的地方都没有,接着自媒体铺天盖地写文章说包公祠被哭没了。
总感觉哪里不对劲,无论真有冤情要诉,还是有人借机作秀,不就是哭几嗓了么,让人有地方哭、哭出来总强于在心里压抑着,不可能连这点自信和包容都没有吧。
到网上查了查,开封的包公祠景区正常售票开放,并没有闭园信息,而闭园整修的“包孝肃公祠”并非开封的包公祠,实乃包大人老家合肥的“包公园”。
把合肥的“包公园”说成开封的“包公祠”,不知道是出于无知,还是杯弓蛇影故意嫁接,反正包大人仍然端坐在开封府里,正视着这人间百态,疾苦纷扰。
历史上的包大人确实是个清官,但他并非面如黑炭、额有月牙,也没有尚方宝剑和三口铡刀,更没有斩驸马、打龙袍的传奇经历,这些都是戏曲演义理想化的寄托罢了。
每个人都不能超越活着的时代,都不能掀翻时代的强权。包大人活在皇权时代,无论怎样一身正气、铁面无私、为民请命,宗旨和出发点还是以维护皇权为核心,否则被砍头的就是他本人。
有人认为,清官和青天是封建社会的产物,现代法治社会不需要人治,不需要青天大老爷,这太过理想化了。
法律是固化公开的正义,表面上看起来不可能有太大问题,往往在操作过程中被人为地歪曲扭曲,从而将正义泯灭,把人性化扼杀。
法治不是工业化的流水线,让公平公正直抵人心,需要有一大批干净而有勇气的人主持公道,担起铁肩正义,这恰恰是当今所欠缺的。
想想有点可悲,当官为民作主,实事求是维护朴素正义,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青天大老爷,这个标准实在是太低了。
标准这么低,能够达到的又有多少呢?
- 完-
Liurushi2022
